新家办周报(6.17-6.23)| 全球逾四成家办加速数字化转型AI应用率达12%;2029年中国将新增超500万名百万富翁
2025-06-24 08:26:59
图片
家办热点

1. 德勤:全球逾四成家族办公室加速数字化转型AI应用率达12%

根据德勤民营企业与私人客户服务发表的一份报告,全球家族办公室正在加快数字化转型,有43%家办正制定或推出技术战略,重点关注安全性与风险控制,而17%将技术投资不足视为核心风险。

调查涵盖354家平均管理资产达20亿美元的单一家族办公室,发现有55%的家族办公室利用数据分析来识别趋势并改善决策,12%采用人工智能进行任务自动化、投资组合优化及风险管理。调查又发现,家族办公室最常采用的技术类型是云端应用与服务,87%使用其进行数据储存及软件即服务(SaaS),虚拟会议工具(82%)及移动通信应用(71%)紧随其后,另有61%实施身份识别与访问管理以保护系统及数据。(金融界

2. 瑞银:2029年中国将新增超500万名百万富翁

在瑞银《2025年全球财富报告》分享会议上,瑞银环球财富管理首席经济学家Paul Donovan表示,全球财富水平正在持续增长。未来二十年内,将有超过80万亿美元的财富易手;此外,女性的财富所有权也在不断增加。这些趋势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存在,并将继续在未来几年显现。

关于中国财富的增长,瑞银集团经济学家James Mazeau表示,《2025年全球财富报告》提到,2024年,中国日均新增百万富翁数量超过380人。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为财富创造的核心动力。他同时指出,基于当前趋势,预计到2029年,中国将新增超过500万百万富翁。(金融界

 

图片
宏观关注

 

1. 央行宣布八项重磅金融开放举措

6月18日上午,为期两天的2025陆家嘴论坛正式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宣布八项重磅金融开放举措,包括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设立个人征信机构等。(每日经济新闻)

2. 金融监管总局、上海市联合发文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会同上海市人民政府18日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从推动金融机构集聚、做实“五篇大文章”、扩大制度型开放、提高监管水平、完善政策配套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行动方案提出,推动商业银行总行通过专设机构、对在沪机构授权等方式加大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力度,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重点对外开放项目优先在上海落地,支持更多国际金融组织、国际金融行业协会及新型多边金融组织落户上海等。(光明网)

3. 沪港两地共同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

6月18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之际,沪港两地共同举行发布会,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聚焦推进沪港两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上海与香港离岸金融的战略互补等六方面,共38条举措,包括协同两地跨境离岸金融服务,合力助力企业“走出去”等。(央视新闻)

4. 央行将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 

2025年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高频汇集并系统分析银行间债券、货币、衍生品、黄金、票据等各金融子市场交易数据,服务金融机构、宏观调控和金融市场监管。同时,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服务数字金融创新。(央视新闻)

5. 证监会将推出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的“1+6”政策措施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6月18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宣布,将聚焦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着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市场体系和产品服务矩阵。更好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统筹推进投融资综合改革和投资者权益保护,加快构建更有利于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新华社)

 
图片
投资洞察

1. 全球央行持续看好黄金储备95%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增持黄金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于6月17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CBGR)数据,95%的受访央行认为,在未来12个月内全球央行将继续增持黄金。这一比例不仅创下自2019年首次针对该问题进行调查以来的新高,也较去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新华财经

2. 高盛再次唱多:全球资金回归中国看好中国“十巨头”股票

财联社6月16日电,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近日发布名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回归:潮流已经逆转》的研究报告。刘劲津指出,在各种宏观、政策和微观因素驱动下,中国民营企业的中期投资前景正在改善。高盛还仿效美股“七巨头”,列出了中国“十巨头”,即高盛特别看好的十大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他们分别是:腾讯、阿里巴巴、小米、比亚迪、美团、网易、美的、恒瑞医药、携程和安踏。上述十家公司的总市值达1.6万亿美元,占MSCI中国指数权重的42%,日交易额达110亿美元。(财联社

3. 德勤:2025年上半年A股IPO数量和融资额同比均上升14%

6月19日,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数据预估至2025年6月30日),A股市场将有50只新股上市,合计融资371亿元。相较去年上半年的44只新股合计融资325亿元,今年上半年A股的IPO数量和融资额同比均上升14%。具体而言,德勤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交所IPO融资额领先,深交所的新股数量则居首。其中,上交所共有19家IPO,合计融资202亿元;深交所合计有26家IPO,合计融资150亿元;北交所共有5家IPO,合计融资19亿元。(澎湃新闻)

4. 中国证监会: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ETF期权交易

中国证监会近日发布公告称,经商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将从2025年10月9日起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场内ETF期权交易,交易目的限于套期保值。这是中国证监会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之一。

今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先后放宽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商品期货、商品期权和ETF期权等产品的限制。此举旨在持续拓展合格境外投资者可投资范围,发挥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的优势和吸引力,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特别是配置型资金运用适配的风险管理工具,有利于提升外资机构投资行为的稳定性,促进其对A股的长期投资。后续,中国证监会还将出台更多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的改革举措,有力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央广网

 

图片
企业要闻

1. 日本软银集团拟出售2150万股T-Mobile股票最多融资49亿美元

6月17日消息,日本软银集团拟出售2150万股T-Mobile股票,计划最多融资49亿美元。据悉,T-Mobile美股盘后跌近4%,软银股价涨1.7%。软银集团,全称软件银行集团(SoftBank),1981年在日本创立,是一家综合性的风险投资公司,致力于IT产业的投资,包括网络和电信行业。T-Mobile是一家跨国移动电话运营商。是德国电信的子公司,属于Freemove联盟。T-Mobile在西欧和美国运营GSM网络,并通过金融手段参与东欧和东南亚的网络运营。(金融界)

2. 宇树科技完成C轮融资,注册资本增至3.64亿

有媒体报道,宇树科技前段时间完成始于去年年底C轮融资的交割,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阿里、蚂蚁、吉利资本共同领投,绝大部分老股东都跟投。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显示,6月12日,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发生变更,由259.4223万元变更为288.9031万元,营业期限也变更为长期。6月18日,注册资本再次变更为36401.7906万元。(中新网)

3. 苹果内部讨论收购Perplexity,后者产品月搜索量已破7亿

据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报道,苹果公司高管已就竞购人工智能初创公司Perplexity AI进行了内部讨论,以寻求满足对更多人工智能人才和技术的需求。

据悉,该公司并购主管阿德里安·佩里卡已与服务主管埃迪·库以及AI高层决策者就这一想法进行了探讨。除了直接收购外,苹果或将Perplexity作为AI搜索引擎,直接整合进Safari浏览器和Siri语音助手中。(财联社)

4. 哈维利投资将以约15亿美元收购人工智能数据库公司Couchbase

哈维利投资(Haveli Investments)与Couchbase周五联合宣布,前者将以约15亿美元收购后者。这家私募股权公司正寻求利用这家专注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库公司的技术平台实现增值。

消息公布后,Couchbase股价在盘初交易中飙升29%。该公司股票今年以来已累计上涨21%。(金融界)

5. 欧洲投资银行或将宣布700亿欧元资助计划涉超算、AI、机器人等前沿产业

据欧盟官员称,欧洲投资银行可能会在周五宣布,在未来三年向欧洲的科技公司提供高达700亿欧元的资金。

欧洲投资银行是由欧盟成员国共同组建,为全球最大的多边贷款机构,该行资产负债表总额达5560亿欧元。欧盟官员认为,随着投资者涌入欧洲投资银行支持的项目,预计700亿欧元资金将再撬动2500亿欧元的私人投资。(财联社)

 

图片
环球视野

1. 美联储今年第四次“按兵不动”降息最早或在9月份

6月19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保持在4.25%至4.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这是今年以来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连续第四次决定维持利率不变。

在此次发表的声明中,美联储认为美国经济活动继续以稳健的速度扩张,失业率保持低位,劳动力市场状况较稳固,但通胀率仍然略高。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删除了5月份声明中“失业率和通胀上升风险均已上升”的表述,转而强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有所降低但仍处于高位”。(证券日报

2. 日本5月份出口额8个月来首次下降

中新社东京6月18日电日本财务省18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受美国汽车、钢铝关税政策影响,日本5月出口额时隔8个月首次下降,为8.135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45日元)。

数据显示,日本5月出口额同比下降1.7%,其中汽车、钢铁和矿物性燃料出口额分别同比下降6.9%、20.6%和50.7%;受益于能源价格下降,当月进口额同比下降7.7%至8.773万亿日元,其中原油和煤炭进口额分别同比下降18.9%和40.3%;5月日本贸易逆差扩大至6376亿日元。(中国新闻网)

3. 欧洲三国央行同步降息,全球宽松周期加速开启

近日,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缓解的背景下,欧洲三家央行在24小时内相继宣布降息,标志着全球货币政策宽松周期进一步深化。瑞士、瑞典和挪威央行分别调整利率政策,应对各自经济挑战,而美联储与日本央行则暂未跟进,凸显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分化趋势。(环球网) 

4. 英国5月零售销售额大幅下降,二季度经济或大幅放缓

英国5月零售销售额大幅下降,为今年以来的首次下跌,这一急剧逆转的情况表明英国经济在第二季度可能举步维艰。尽管第一季度零售行业表现为2021年以来最佳,但由良好天气和实际工资上涨推动的销售热潮已突然停止。

零售行业走弱,将给2025年初经历强劲增长后的英国经济在第二季度增添更多阻力。虽然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0.7%,但4月份经济出现萎缩,且预测人士预计第二季度经济将大幅放缓。食品销售额暴跌5%,整个零售行业普遍表现疲软。家居用品店销售额下跌2.5%,服装和鞋类销售额下滑1.8%。数据显示零售销售额降幅超过预期后,英镑涨幅收窄,截至周四,交易员预计英国央行到年底将累计降息48个基点。(金融界)

「本文章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