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族企业治理加速制度化的当下,哪一类家族企业正在走出中国,进入全球视野?
2025年6月,安永(EY)与圣加仑大学联合发布了第八期《全球家族企业500强》榜单,这份榜单以营收规模为核心标准,聚焦全球仍由家族控制的非上市或上市企业,全面展现全球范围内家族企业的真实体量与市场表现。
此次榜单中,中国(含内地、香港与台湾)上榜的前10家家族企业家族,涵盖房地产、制造、能源、汽车等多个行业。
这不仅代表着“中式家族资本”的稳健增长,也标志着在传承机制、治理结构和产业战略三个维度,中国家族企业正逐步进入全球主场。
本期《新家办盘点》将带你逐一解析这10家上榜企业的基本面与治理逻辑,并梳理我们在榜单背后看到的家族传承结构变化趋势。
周大福珠宝集团有限公司
Chow Tai Fook Jewellery Group
全球排名:第142位|营收:139亿美元|地区:中国香港
企业概况:成立于1929年,是华人世界最具规模与历史的珠宝品牌之一,总部位于香港,业务涵盖黄金珠宝零售、高端腕表、定制服务以及产业链上游的加工制造和原材料采购。
家族背景:创始人为郑裕彤,现由第三代郑志刚担任执行董事,是典型的“多代同堂”家族企业。
治理结构:集团以上市公司为主体,控股由家族信托持有,同时建立家族办公室负责投资与慈善事务,推动ESG与代际传承制度化。
亮点解析:在维持高品牌辨识度的同时,周大福积极向数字化、年轻化与家办治理结构靠拢,是“传统零售×现代治理”的代表样本。
万向集团
Wanxiang Group
全球排名:第141位|营收:139.3亿美元|地区:中国大陆
企业概况:创立于1969年,主营汽车零部件、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是中国民营制造企业国际化的先行者,曾成功并购美国电动车公司A123和菲斯克。
家族背景:创始人鲁冠球为“浙商代表人物”,现由其子鲁伟鼎全面接班。
治理结构:以“企业+家族基金+信托”三位一体结构运行,逐步建立起家办投资平台和多元股权管理体系。
亮点解析:在完成权力交接基础上推进治理制度化,是中国“父子传承型”民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家。
中国宏桥集团
China Hongqiao Group Ltd.
全球排名:第99位|营收:188.9亿美元|地区:中国大陆
企业概况:总部位于山东滨州,是全球最大的电解铝生产企业之一,产业链覆盖矿山、冶炼、热电联产等环节。
家族背景:由张士平家族创立,其子张波接任董事长,全面负责经营管理。
治理结构:集团核心决策由家族主导,近年已引入外部独董与职业财务团队,尝试治理多元化。
亮点解析:从“资源密集型家长治理”向绿色制造与合规治理转型,凸显代际结构升级需求。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New Hope Liuhe Co.,Ltd.
全球排名:第92位|营收:200.4亿美元|地区:中国大陆
企业概况:中国领先的农牧产业集团,业务涵盖饲料、养殖、肉食品加工,具有完整上下游生态体系。
家族背景:由刘永好家族创办,现由其女刘畅担任董事长,是少数完成“性别跨代”顺利交接的头部家族企业。
治理结构:董事会由家族与外部成员共同组成,家族主导企业文化与长远战略,日常运营由职业经理人负责。
亮点解析:在坚守农业主业的同时不断布局新消费与海外市场,是“守正出新”的典型中国家族企业路径。
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Formosa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全球排名:第76位|营收:228.7亿美元|地区:中国台湾
企业概况:台湾地区最大石化企业之一,台塑集团的核心资产,主营炼油、石化产品与能源。
家族背景:台塑由王永庆创立,目前由其后代管理,是典型的家族多代接力制企业。
治理结构:管理层来自家族与资深专业经理人并行体系,另设王家家族基金会参与集团战略事务。
亮点解析:为东亚家族企业中最早构建治理规范的代表之一,重视文化传承与社会责任协调并进。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Great Wall Motor,GWM
全球排名:第71位|营收:244.9亿美元|地区:中国大陆
企业概况:中国最大的SUV与皮卡制造商之一,近年来持续加码新能源与智能驾驶赛道,出口布局遍及东欧、中东与南美市场。
家族背景:创始人为魏建军,仍担任董事长兼核心管理职位,是典型的创始人持续掌舵型家族企业。
治理结构:公司采用“家族战略+职业执行”模式,家族全面掌控方向盘,职业团队负责市场与产品节奏。
亮点解析:长城通过家族对品牌、产品与企业文化的长期投入,展现出“企业家即家族治理核心”的典型路径。
万洲国际有限公司
WH Group Ltd.
全球排名:第64位|营收:262.4亿美元|地区:中国香港
企业概况: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前身为双汇集团,总部位于香港,拥有完整的全球肉类供应链。
家族背景:创始人万隆长期担任董事长,当前集团架构中家族仍为控股方。
治理结构:实行“离岸控股+境内运营”模式,董事会中设有国际成员与专业化审计体系,重视海外投资人沟通。
亮点解析:通过并购美国Smithfield Foods实现“跨国家族资本扩张”,是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路径的标志案例。
怡和控股有限公司
Jardine Matheson Holdings Ltd.
全球排名:第46位|营收:360.5亿美元|地区:中国香港
企业概况:亚洲历史最悠久的商业家族集团之一,旗下业务涵盖地产、零售、物流、汽车、保险、酒店等行业,总部长期设在香港。
家族背景:由Keswick家族第六代主理,是英裔华商在亚洲的重要代表。
治理结构:家族通过控股架构与信托结构长期掌控上市公司,并设立家族宪章与家族理事会保障代际接力。
亮点解析:治理体系成熟,是“英式多代传承+本地多元经营”的典范,常被视为离岸家族治理制度范本。
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Rongsheng Petrochemical Co.,Ltd.
全球排名:第35位|营收:459.7亿美元|地区:中国大陆
企业概况:中国最大民营石化企业之一,涵盖芳烃、乙烯、炼油等完整产业链,是浙江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的核心企业。
家族背景:创始人李水荣家族掌控公司,核心高管仍以家族成员为主。
治理结构:通过资本控制与运营授权分离,逐步建设职业化、集团化的运行体系。
亮点解析:以家族意志快速决策、灵活资本配置为特征,是重资产行业中实现高速扩张的家族治理样板。
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
Country Garden Holdings
全球排名:第24位|营收:639.6亿美元|地区:中国大陆
企业概况:中国最大的民营房地产开发商之一,曾拥有最多土储与销售规模,业务涵盖住宅开发、建筑、物业、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家族背景:由杨国强家族创立,女儿杨惠妍曾为中国首富,现任联席主席。
治理结构:近年面临流动性挑战,公司加速职业化改革与债务重整,家族逐步从一线管理退居幕后,保留核心控制权。
亮点解析:房地产危机下,碧桂园正以家族意志为底层稳定器,推进“控制让位于治理”的关键转折。
从此次入榜的十家企业来看,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已经从“体量型成长”走入“结构型治理”的关键阶段,其间呈现出以下三种典型路径:
从控股式管理向制度化治理迈进
多数企业虽依然维持家族控制权,但决策方式与权力结构正逐步“去中心化”:通过职业经理人、独立董事、股权平台等治理工具,家族不再直接管控经营细节,而转向把握战略方向与文化主线。
从一代强人到多代共治
无论是周大福的“第三代接棒”,还是万向、新希望等“子承父业”的顺利过渡,上榜企业大多已建立起适应不同代际结构的传承机制,确保公司治理结构的长期稳定与业务连续性。
从境内聚焦到全球结构重构
怡和、万洲等港资企业走在全球化前沿,其离岸架构、信托安排和多元董事机制,为中国大陆家族企业在下一阶段的治理升级提供了现成样本。跨境管控与“治理在海外、资产在本土”的组合,正在成为新趋势。
对于关注家族治理、传承结构与资产整合的家族办公室而言,这10家上榜企业不仅是商业赢家,更是治理结构与传承机制的高阶实践者,提供了以下几点可借鉴的方向:
传承要靠结构设计,而非人选安排
真正可持续的家族治理,不依赖“谁来接班”,而依赖是否有“制度保障接班”。信托结构、家族宪章、持股平台、监督机制,是稳定过渡的底层保障。
职业团队并非对立,而是延续
无论是碧桂园还是长城、恒瑞,几乎所有企业都在经历从“家族主导”到“专业运作”的转变,治理的核心不在于控制权,而在于“把对的权力交给对的人”。
家办不是外围机构,而是传承系统的一部分
越来越多上榜家族设立了家族办公室,参与到资产管理、代际教育、慈善规划乃至治理辅助当中。未来的家办,不是“旁观者”,而是“结构提供者”。
这些入榜企业并非完美,但它们共同完成了一件极具难度的事:在商业高速变化的环境下,将“家族意志”转换为“企业制度”,并形成了可持续的组织结构与文化路径。
这正是家族办公室该关心、该介入、该助力的部分。
对新一代家办来说,管理资产是基础,协助家族搭建传承的治理结构、接力机制与愿景系统,才是价值的核心。
我们不只观察财富如何传承,也观察权力如何设计、文化如何延续、制度如何落地。
因为那才是家族真正的未来。
「本文章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